温室大棚建设的执行标准
1、温室方位上,南偏西5度左右是最合适的。 2、温室结构上,采用下挖式,一般1—1.3米之间,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保温效果。 3、墙体方面,一般下宽是5—6米,高4米左右,上宽1.8—2米之间,三面墙体,一面向阳。 4、跨度方面应设计在10—15米之间,这样可以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。 5、棚面采光角一般要大于30°,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光线的进入,使棚内温度提升更快。 6、长度方面,一般采用100米左右,有条件的用户可以适当增加电动卷帘机,这样可以在尽可能增加种植量的情况下,减少劳动强度。 7、材料采用上需要更加科学合理,有些材料由原来的3—5年更换一次到现在的十五年以上不需更换,这样便可节约多次更换的人力、财力所要的花费。 尤其是面积较大、集中连片的大棚基地.必需根据基地自然环境条件,大棚是一种相对固定一地、利用时间较长的栽培设施。装置大棚之前必需进行规划。对棚的方向和布局,基地内的道路、沟渠、电源、粪窖、水池、防护林等设施要科学合理统筹安排,这样才干保证将来大棚生产管理方便科学,为高产高效奠定基础;基地选择;地势平坦、开阔,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。灌溉便当,地势高燥.避风向阳,地下水位0.8米以下,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。 适合我目前使用的大棚。宽68米不等,棚高23米。大棚太长不利于排湿降温,大棚太小棚内温度不稳定,土地利用率低。大棚跨度有向宽方向发展。与此同时,监控中心可向现场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,监测仪根据指令控制风机、水泵等设备进行降温除湿等操作,以保证温室内作物的生长环境。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报警指令来启动现场监测仪上的声光报警装置,通知温室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温室内的环境正常。 |